卷十四·太常寺 原文

  太常寺

  卿一人 少卿二人 丞二人 主簿二人 录事二人 府十二人 史二十三人 博士四人 谒者十人 赞引二十人 太祝三人 祝史六人 奉礼郎二人 赞者十六人 协律郎二人 亭长八人 掌固十二人 太庙斋郎京都各一百三十人 太庙门仆京都各三十二人

  两京郊社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府二人 史四人 典事三人 掌固五人 门仆八人 斋郎一百一十人

  诸陵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录事一人 府二人 史四人 主衣四人 主辇四人 主药四人 典事三人 掌固二人 陵户

  永康兴宁二陵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绿事一人 府一人 史二人 典事二人 掌固二人 陵户各一百人

  诸太子陵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绿事一人 府一人 史二人 典事二人 掌固一人 陵户各三十人

  诸太子庙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绿事一人 府一人 史二人 典事二人 掌固一人

  太乐署

  令一人 丞一人 府三人 史六人 乐正八人 典事八人 掌固六人 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

  鼓吹署

  令一人 丞一人 府三人 史六人 乐正四人 典事四人 掌固四人

  太医署

  令二人 丞二人 府二人 史四人 主药八人 药童二十四人 医监四人 医正八人 药园师二人 药园生八人 掌固四人 医博士一人 医助教一人 医师二十人 医工一百人 医生四十人 典学二人 针博士一人 针助教一人 针师十人 针工三十人 针生二十人 按摩博士一人 按摩师四人 按摩工十六人 按摩生十五人 咒禁博士一人 咒禁师二人 咒禁工八人 咒禁生十人

  太卜署

  令一人 丞二人 府一人 史二人 卜正二人 卜师二十人 巫师十五人 卜博士二人 助教二人 卜筮生四十五人 掌固二人

  廪牺署

  令一人 丞一人 府一人 史二人 典事二人 掌固二人

  汾祠署

  令一人 丞一人 府二人 史四人

  两京齐太公庙署

  令各一人 丞一人 录事一人 府二人 史四人 庙干二人 掌固四人 门仆八人

  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唐、虞之时,伯夷作秩宗,典三礼;又夔典乐,以教胄子。《周官》:“大宗伯卿一人,掌建邦天神、人鬼、地祇之礼。”秦曰奉常,典宗庙礼仪。至汉高祖,名曰太常。惠帝复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汉制以列侯忠孝敬慎者居之,秩中二千石。王芥改曰秩宗。后汉太常掌礼仪、祭祀;及行事,掌赞天子;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并选试博士,奏其能否。魏因之。晋太常置功曹、主簿、五官等员,品第三,银章、青绶,进贤两梁冠,五时朝服,佩水苍玉。宋太常用尚书,亦转为尚书,如迁选曹尚书、领,护等。齐因之。梁天监七年,象四时,置十二卿,太常、宗正、司农为春卿。太常位视金紫光禄大夫,班第十四。陈因梁。后魏太常与光禄勋、卫尉为三上卿,位从一品下。北齐太常寺掌陵庙、群祀、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太常卿第三品。后周为大宗伯。隋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皇朝因之。龙朔二年改为奉常,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司礼,神龙元年复故。)少卿二人,正四品上。(周礼有小宗伯中大夫二人。秦、汉无闻。后魏太和十五年,初置少卿官,太常少卿一人,第三品上;至二十二年,降为正四品上。北齐因之。后周为小宗伯。隋太常寺置少卿一人,正四品上;炀帝即位,加置二人,降为从四品。皇朝武德中,置一人;贞观中,加置二人。龙朔、咸亨、光宅、神龙并随寺改复。) 太常卿之职,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一曰郊社,二曰太庙,(开元二十四年,敕废太庙署,令少卿一人知太庙事。)三曰诸陵,四曰太乐,五曰鼓吹,六曰太医,七曰太卜,八曰廪牺,惣其官属,行其政令;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礼,则赞相礼仪;有司摄事,为之亚献;率太乐之官属,设乐县以供其事。燕会亦如之。若三公行园陵,则为主副,公服乘辂,备卤簿,而奉其礼。若大祭祀,则先省其牲器。凡大卜占国之大事及祭祀卜则日,皆往莅之于太庙南门之外。(中祀以上,则太常卿莅卜;若小祀及非大事,则太卜令莅卜也。)凡大驾巡幸,出师克获,皆择日告于太庙。(太庙有修造,亦如之。)凡仲春荐冰,及四时品物甘滋新成者,皆荐焉。凡有事于宗庙,少卿帅太祝、斋郎入荐香烛,整拂神幄,出入神主;将享,则与良酝令实尊晕。凡备大享之器物有四院,各以其物而分贮焉。(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袷则陈之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乘舆之祭服。三曰乐县院,主藏六乐之器物。四曰神厨院,主藏御廪及诸器物。)

  丞二人,从五品上;(秦有奉常丞,汉因之,比千石。魏、晋、陈置一人。《宋百官春秋》:“太常丞视尚书郎,铜印、黄绶,一梁冠,品第七,掌举陵庙非法。”齐因之。梁班第五。《梁选簿》:“太常丞旧用员外郎,迁尚书郎。天监七年,改视尚书郎。”陈因之。后魏太常丞五品卞,太和二十二年,降为七品上。北齐从六品下。隋太常丞二人,从六品下,大业三年,增为五品。皇朝因之。)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汉官仪卤簿篇》:“太常驾四马,主簿前车八乘,有铃下、侍閤、辟车、骑吏、伍伯等员。”梁天监七年,十二卿各置主簿一人,迁为五官、功曹;又位不登十八班者别为七班,太常主簿班第四。《梁选簿》:“太常主簿视二卫主簿。”陈因之。后魏不见。北齐太常寺有功曹、五官、主簿等。隋太常寺主簿二人。武德中,正八品上;贞观中,从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晋令》:“太常置主簿、录事。”北齐亦置之。隋增置二人,皇朝因之。) 丞掌判寺事。凡大享太庙,则修七祀于太庙西门之内;若袷享,则兼修配享功臣之礼。主簿掌印,勾检稽失,省署抄目。录事掌受事发辰。

  太常博士四人,从七品上;(《汉书百官表》云:“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高祖时,叔孙通始为博士,定礼制。后汉置十四人,魏因之。《晋中兴书》:“博士之职,端委佩玉,朝之大典,必询度焉。当道正词,克厌人望,然后为可。”宋、齐太常府有博士,亦谓之太学博士。梁、陈亦兼统国学博士。后魏太常博士从七品下。北齐置四人,品同魏。隋因之,置谒者三十人,费引六十人。皇朝武德中,置博士二员,正八品上;贞观中,加其员品,减谒者置十人,赞引二十人。)谒者十人;(秦、汉有谒者,即今通事舍人。隋太常寺有谒者三十人,皇朝减置十人。)赞引二十人。(隋太常寺有赞引六十人,贞观中省置二十人。) 太常博士掌辨五礼之仪式,奉先王之法制;适变随时而损益焉。凡大祭祀及有大礼,则舆太常卿以导赞其仪。凡王公已上拟谥,皆迹其功德而为之褒贬。(议谥:职事官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佐史绿行状,申考功勘校,下太常拟谧讫,申省议定奏闻。)无爵称子。(沈约《谥法》云:“晋大兴三年,始诏无爵谥皆称子也。”)养德丘园,声实名著,则谥曰先生。大行则大名,小行则小名之。(旧有《周书谥法》,《大戴礼谧法》。又汉刘熙注《谥法》一卷,晋张靖撰谥法二卷。又有《广谥》一卷。至梁,沈约总集谥法,凡有一百六十五称。)若大祭祀,卿省其牲器,谒者为之导。若小祀及公卿大夫有嘉礼,亦命谒者以赞相焉。

  太祝三人,正九品上;(《礼记》曰:“天子建天官,先六太。”则有太祝之置。此夏、殷之制也。《周礼》:“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掌六祝之词:顺祝、年祝、令祝、化祝、瑞祝、策祝,以事鬼神,祈福祥也。”秦、汉奉常属官有太祝令、丞。后汉太祝令一人,六百石;丞二人。晋、宋皆有太祝令、丞。《齐职仪》:“太祝令,品第七,四百石,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用三品勋位。”《梁选薄》:“太祝令舆二庙令品秩同。”陈氏因之。后魏太祝令从五品中;太和二十二年,改为正九品上。北齐太常寺置太祝令、丞。后周太祝下大夫一人。隋太祝署令一人、丞一人、太祝八人、祝史十六人。炀帝废太祝署,以太祝属寺,后又增为十人。皇朝减置七人,后又增置九人;开元二十三年减六人,祝史减六人。)祝史六人;(晋太祝令史三十人。后魏祝史从七品中。隋置十六人。皇朝武德中置十二人,今减六人。)奉礼郎二人,从九品上。(汉大鸿胪有治礼郎三十七人。晋太常诸博士有治礼史二十四人,大行令有治礼郎四人。后魏治礼郎从六品下;太和二十二年,改为从九品下。北齐司仪置奉礼郎三十人。后周治礼中士一人、下士一人。隋太常寺有治礼郎十六人,其后改为奉礼郎,又置赞者十二人。炀帝减奉礼郎置六人。皇朝武德中为治礼郎,置四人;永徽之后,改为奉礼郎。开元二十三年减二人。掌帅赞者,以供其事。)

  太祝掌出纳神主于太庙之九室,而奉享荐裕袷之仪。凡国有大祭祀,盥则奉匜,既盥则奉巾悦。凡郊庙之祝板,先进取署,乃送祠所;将事,则跪读祝文,以信于神;礼成而焚之。凡大祭祀,卿省牲,则循牲而告充。(礼告讫,牵牲以授太官。既享,则以牲之毛、血置之于豆而奠焉;馔入而彻之。既享,则酌上樽之福酒,且减胙肉,加之于俎,以赞祭酒归胙之礼。又奉玉帛之篚及牲首之俎,俟礼成而仟焚瘗之仪也。)凡祭天及日月、星辰之玉帛,则焚之;祭地及社稷、山岳,则瘗之;海渎,则沉之。

  奉礼郎掌设君臣之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版位黑质赤文。天子方尺有二寸,厚三寸;太子方九寸,厚二寸;公卿已下方七寸,厚一寸有半。天子版位题曰“皇帝位”,太子曰“皇太子位“,百官题曰“某品位”。凡祭祀、朝会,以赞导焉。)凡祭祀、朝会,设庶官之位。(文左武右,东西相向,北方为上。东方、南方之使,次于文官之下;西方、北方之使,次于武官之下;二王之后,列于武官之上;褒圣侯,叙于文官之列。凡有事于神祇,则设御位于坛之东南;从祀公卿、献官及掌事者,位于壝之内外。若有事于宗庙,则设位于庙庭之中,宗庙之子孙列焉,昭穆异位,去爵从齿也。)凡尊彝之制十有四,祭祀则陈之。(一曰太尊,二曰著尊,三曰牺尊,四曰象尊,五曰壶尊,六曰山罍,七曰概尊,八曰散尊,九曰山尊,十曰蜃尊,十一曰鸡彝,十二曰鸟彝,十三曰斝彝,十四曰黄彝。又陈勺、幂、篚、坫之位,以奉其事。有事于神祇,则用太尊至于山罍;有事于宗庙,则春、夏用鸡、鸟之彝,秋、冬用黄斝之彝。星之外官用概尊,岳镇海渎用山尊,山林川泽用蜃尊,众星及丘陵已下用散尊也。)凡祭器之位,簠、簋为前,登、钅幵次之,笾、豆为后。(簋、钅幵、笾豆之位在庙堂上,俱东侧阶之北,每坐四簋,次之以六钅幵,次之以六登,笾、豆为后,每坐异之。皆以南为上,屈陈而下也。)凡大祭祀及朝会,在位者拜跪之节皆赞导之,赞者承传焉。又设牲膀之位,以成省牲之仪。凡春、秋二仲公卿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吹之节,而相其礼焉。

  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汉书》:“武帝时,李延年善新声,以为协律都尉。”后汉亦有之。至魏武帝平荆州,得杜夔,能识旧乐章,以为协律都尉。晋改为协律校尉。宋、齐亦有其官。梁太常属官有协律校尉。后魏有协律郎。太和初,协律中郎从四品下,协律郎从五品上;至二十三年,协律郎正八品下。北齐太常属官有协律郎二人。隋太常寺协律郎二人,皇朝因之。)协律郎掌和六律、六吕,以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阳为六律,所以统气类物:仲冬为黄锺,孟春为太簇,季春为姑洗,仲夏为蕤宾,孟秋为夷则,季秋为无射。阴为六吕,所以旅阳宣气:季冬为大吕,仲春为夹锺,孟夏为仲吕,季夏为林锺,仲秋为南吕,孟冬为应锺。凡律管之数起于九,以九相乘,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黄锺为宫,大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锺为徵,南吕为羽,还相为宫,以生其声焉。凡大乐、鼓吹教乐则监试,为之课限。(太乐署教乐:雅乐大曲,三十日成;小曲,二十日。清乐大曲,六十日;文曲,三十日;小曲,十日。燕乐、西凉、龟兹、踈勒、安国、天竺、高昌大曲,各三十日;次曲,各二十日;小曲,各十日。高丽、康国一曲。鼓吹署:桐鼓一曲十二变三十日;大鼓一曲十日;长鸣三声十日;铙鼓一曲五十日,歌、箫、笳一曲各三十日;大横吹一曲六十日,节鼓一曲二十日,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一曲各二十日;小鼓一曲十日;中鸣三声十日;羽葆鼓一曲三十日,錞于一曲五日,歌、箫、笳一曲各三十日;小横吹一曲六十日,箫、笛、觱篥、笳、桃皮觱篥一曲各三十日成。)凡教乐,淫声、过声、凶声、慢声皆禁之。(淫声,若郑、卫者;过声,失哀乐之节者;凶声,亡国之声,音若桑闲濮上者;慢声,不恭者也。)使阳而不敢散,阴而不敢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畅于中,发于外,以应天地之和。若大祭祀、飨燕,奏乐于庭,则升堂执麾以为之节制:举麾,鼓祝,而后乐作;偃麾,戛敔,而后止。

  两京郊社署:令各一人,从七品下;(周人建国,左宗庙,右社稷,祭天于南郊之圜丘,就阳位也;祭地于北郊之方坛,就阴位也。故有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以时而祭则徵役于司隶,帅其属而修除之。秦、汉奉常属官有大祝令、丞,景帝改为祠祀,武帝更曰庙祀。后汉祠祀属少府。魏、晋有太祝令、丞。宋有明堂令、丞,掌宗祀五帝之事。齐有大祝及明堂令、丞。梁太常卿统明堂、太祝等令、丞。北齐太庙令、丞兼领郊祠、崇虚二局丞,郊祠掌五郊群神,崇虚掌五岳、四渎神祠。后周有司郊上士一人、中士一人,又有司社中士一人、下士一人。隋大常统郊社署令,又置门仆、斋郎,皇朝因之。)丞一人,从八品上;(隋置,皇朝因之。)门仆八人,(隋有二人。)斋郎一百一十人。(后魏祀官斋郎九品中,隋郊社署有斋郎一百人。)郊社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祠祀、祈祷之礼;丞为之贰。凡大祭祀,则设神坐于坛上而别其位。上帝之神,席以藁秸;众神,席以莞;升中于太山,则籍以三脊之茅。与奉礼设尊、罍、篚、幂之具,太官令实之。凡有事于百神,则立燎坛而先积柴焉。(大祀燎坛方一丈,高丈有二尽;中祀方八尺,其高一丈,下祀方五尺,高如其方。)凡有合朔之变,则置五兵于太社,矛居东,戟居南,钺在西,槊在北,巡察四门,立于坛四隅,以朱丝萦之,以俟变过时而罢之。

  献陵、昭陵、乾陵、定陵、轿陵、恭陵署:令各一人,从五品上;(《周礼》有冢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至汉,奉常管诸陵县,诸陵亦各有令、丞。至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属三辅。后汉先帝陵令每陵各一人,秩六百石,每陵所皆置万户。晋太常统陵令、丞、主簿、录事、户曹史、禁备吏各一人,侍一人;凡吏四人,卒一人。宋太常统陵令。《齐职仪》:“每陵令一人,品第七,秩四百石,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旧用三品勋位,孝建三年改为二品。“梁太常统陵监,其后改为令,班第二,品正第九。陈承梁制,秩六百石。北齐太常寺亦统诸陵令、丞。后周守陵,每陵上士一人。隋令:“诸署,每陵令一人。“皇朝因之。开元二十五年,诸陵、庙隶宗正寺。)丞一人,从七品下;(汉、魏、晋诸陵并有丞,宋、齐、梁、陈并有陵令,无丞;北齐有丞。隋诸陵丞各一人,有主衣、主辇、主药等员;皇朝因之。)录事一人;(皇朝置。)陵户。(乾陵、桥陵、昭陵各四百人,献陵、定陵、恭陵各三百人。) 陵令掌先帝山陵,率户守卫之事;丞为之贰,凡朔望、元正、冬至、寒食,皆修享于诸陵。若桥陵,则日献羞焉。凡功臣、密戚请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坟高四丈已下。三丈已上。)若父、祖陪陵,子、孙从葬者,亦如之。(若宫人陪葬,则陵户为之成坟。凡诸陵皆置留守,领甲士,与陵令相左右。兆域内禁人无得葬埋,古坟则不毁。)

  永康、兴宁二陵署: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 陵令掌山陵莹兆之事,率其户而守陵焉;(兵仗并皆给之。)丞为之贰。

  隐、章怀、懿德、节愍、惠庄、惠文、惠宣七太子陵署:各令一人,从八品下;(按:汉武帝戾太子园有官吏,自后不见,并皇朝置之。)丞一人,从九品下。 太子陵令、丞皆掌陵园守卫。

  诸太子庙,令各一人,从八品上;丞一人,正九品下。(有后,则官为置庙,子孙自主其祭,无后者,以近族人为主。缘祭乐、馔,并官供之。) 太子庙令、丞皆掌洒扫开阖之节,四时享祭之礼。

  太乐署:令一人,从七品下;(《周礼》:“大司乐中大夫二人,乐师下大夫四人。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乐舞教国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之舞。乐师掌国学之政,教园子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之节。”又有“太师下大夫二人,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至秦、汉,奉常属官有太乐令、丞,又少府属官有乐府令、丞。后汉太予乐令一人,六百石。魏复为大乐令、丞。黄初中,以杜夔为之,使正雅乐。时,散骑侍郎邓静善咏雅乐,歌师尹胡能习宗祀之曲,舞师冯肃晓知前代诸儛,夔与创定,迁协律都尉。至晋元帝,并太乐于鼓吹。宋太常有大乐令、丞。齐因之,品第七,四百石、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梁太常属官有太乐令,班第一,品从九;又别领清商丞。大乐有库丞,与清商丞并三品蕴位。陈因之。后魏太和十五年,置太乐官,有太乐博士,六品下。北齐太常寺有太乐令、丞。后周有司乐上士、中士。隋太常寺统太乐令、丞二人。皇朝因之。开元二十三年,各减一人。)丞一人,从八品下,(历代皆有一人,隋置二人,皇朝因之,开元二十三年减一人。)乐正八人,从九品下;(后周依周官,置乐师上士一人、中士一人。隋太乐署有乐师八人,清商有乐师二人。至炀帝,改曰“正“,加置十人,盖采古乐正子春而名官。皇朝因之。)典事八人;(流外番官。)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周礼》:“韎师,主舞者十有六人;旄人,主舞者众寡无数。”汉太予乐今有八佾舞三伯八十一。隋太常乐署有舞郎三百。) 太乐令掌教乐人调合锺律,以供邦国之祭祀、飨燕;丞为之贰。

  凡天子宫县,太子轩县。

  宫县之乐:镈锺十二,编锺十二,编磬十二,凡三十有六虡。(宗庙与殿庭同。郊丘、社稷,则二十虡,面别去编锺、磬各二虡也。)东方、西方,磬虡起北,锺虡次之;南方、北方,磬虡起西,锺虡次之。镈锺在编县之间,各依辰位。四隅建鼓,左祝、右敔。又设笙、竽、笛、箫、篪、埙,系于编锺之下;偶歌琴、瑟、筝、筑,系于编磬之下。其在殿庭前,则加鼓吹十二按于建鼓之外,羽葆之鼓、大鼓、金钲、歌箫、笳置于其上焉;又设登歌锺、磬、节鼓、琴、瑟、筝、筑于堂上,笙、和、箫、填、篪于堂下。(宫县、登歌工人皆介帻、朱连裳、革带、乌皮履,鼓人及阶下工人皆武弁、朱连衣、革带、乌皮履。若在殿庭,加白练褴裆、白布韈。鼓吹按工人亦如之也。)

  轩县之乐:去其南面镈锺、编锺、编磬各三,凡九虡,设于辰、丑、申之位。三建鼓亦如之。余如宫县之制。

  凡宫县、轩县之作,则奏二舞以为众乐之容,一曰文舞,二曰武舞。宫县之舞八佾,轩县之舞六佾。文舞之制:左执籥,右执翟,二人执纛以引之。(文舞六十四人,供郊庙,服委貌冠、玄丝布大袖、白练领标,白纱中单、绛领标,绛布大口挎,革带,乌皮履,白布韈。其执纛人衣冠各同也。)武舞之制:左执干,右执鏚,二人执旌居前;二人执鼗鼓,二人执铎,四人持金钲,二人奏之,二人执铙以次之,二人执相在左,二人执雅在右。(武舞六十四人,供郊庙,服平冕,余同文舞。若供殿庭,服武弁,平巾帻,金支,绯丝布大袖,绯丝布纟两纟当,甲金饰白练衤盍裆,锦腾虵起梁带,豹文大口布挎,乌布鞾。其执旌人衣冠各同当色舞人,余同工人也。)

  凡簨、虡饰以崇矛、旒苏、树羽,宫县则金五博山,轩县则金三博山。凡乐器之饰,天地之神尚赤、宗庙及殿庭尚彩,东宫亦赤。凡中宫之乐则以大磬代锺、鼓,余如宫县之制。凡磬,天地之神用石,宗庙及殿庭用玉。凡有事于天神用雷鼓、雷鼗,地神用灵鼓、灵鼗、,尔庙及帝社用路鼓、路鼗,皆建于宫县之内。

  凡大燕会,则设十部之位于庭,以备华夷:一曰燕乐会,有景云乐之舞、庆善乐之舞、破阵乐之舞、承天乐之舞;(玉磬、方响、捣筝、筑、卧箜篌、小箜篌、大琵琶、小琵琶、大五弦、小五弦、吹叶、大笙、小笙、长笛、尺八、大觱篥、小觱篥、大箫、小箫、正铜钹、和铜钹各一,歌二人,揩鼓、连鼓、鼗鼓、桴鼓、贝各二。)二曰清乐伎;(编锺、编磬各一架,瑟、弹琴、击琴、琵琶、箜篌、筝、筑、节鼓各一,歌二人,笙、长笛、箫、篪各二,吹叶一人,舞四人。)三曰西凉伎;(编锺、编磬各一架,歌二人,弹筝、捣筝、卧箜篌、坚箜篌、琵琶、五弦、笙、长笛、短笛、大觱篥、小觱篥、箫、腰鼓、齐鼓、担鼓各一,铜钹二,贝一,白舞一人,方舞四人。)四曰天竺伎;(凤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铜鼓、都昙鼓、毛员鼓各一,铜钹二,贝一,舞二人。)五曰高丽伎;(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横笛、小觱篥、箫、桃皮觱篥、腰鼓、齐鼓、担鼓、贝各一,舞四人。)六曰龟兹伎;(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横笛、觱篥各一,铜钹二,荅腊鼓、毛贝鼓、都昙鼓、羯鼓、侯提鼓,腰鼓、鸡娄鼓、贝各一,舞四人。)七曰安国伎;(坚箜篌、琵琶、五弦、横笛、大觱篥,双觱篥、正鼓、和鼓各一,铜钹二,舞二人。)八曰踈勒伎;(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箫;觱篥、荅腊鼓、羯鼓、侯提鼓、鸡娄鼓各一,年轻二人。)九曰高昌伎;(竖箜篌、琵琶、五弦、笙、横笛、箫、觱篥、腰鼓、鸡娄鼓各一,铜角一,舞二人。)十曰康国伎。(笛二,正鼓、和鼓各一,铜钹二,舞二人。)

  凡大祭祀、朝会用乐,则辨其曲度、章句,而分终始之次。(郊祀,降神奏豫和之乐,文舞作焉;迎皇帝则奏《太和》之乐,奠玉则奏《肃和》之乐,迎俎则奏《雍和》之乐,酌献则奏《寿和》之乐,送神则奏《舒和》之乐,武舞作焉。若有事于地祇,则迎神以《顺和》之乐;有事于宗庙,则迎神以《永和》之乐;余如郊祀之仪。飨先农用《丰和》,孔宣父庙、齐太公庙用《宣和》之乐。元正、冬至大朝会,迎送皇帝用《太和》,迎送王、公用《舒和》,群臣上寿用《休和》,皇帝举酒登歌用《昭和》。文舞用《九功》之舞,武舞用《七德》之舞。若祠祀,武舞用《凯安》之舞。)

  凡有事于太庙,每室酌献,各用舞焉。献祖之室,用光大之舞;(黄锺宫调。)懿祖之室,用长发之舞;(黄锺宫调。)太祖之室,用大改之舞;(大簇宫调。)代祖之室,用大成之舞;(沽洗宫调。)高祖之室,用大明之舞;(蕤宾宫调。)太宗之室,用崇德之舞;(夷则宫调。高宗之室,用钧天之舞;黄锺宫调。)中宗之室,用文和之舞;(大簇宫调。)睿宗之室,用景云之舞;(黄锺宫调。)孝敬庙,用承光之舞。诸太子庙,用凯安之舞。

  凡祭昊天上帝及五方帝、大明、夜明之乐皆六成,(夹锺宫调三成,黄锺角调一成,大簇微调一成,沽洗羽调一成。若五那迎气,黄帝用黄锺宫调,青帝用沽洗角调,白帝用大簇商调,赤帝用林锺微调,黑帝用南吕羽调。)祭皇地祇、神州、社稷之乐皆八成,(林锺宫调二成,大簇角二成,沽洗徵二成,南吕羽二成。)享宗庙之乐九成。(黄锺宫二成,大吕角二成,大簇徵二成,应锺羽二成。)其余祭祀,三成而已。(皆用沽洗之均。)

  凡习乐立师以教,每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十年大校之,若未成,则又五年而校之,量其优劣而黜陟焉。(诸无品博士随番少者,为中笔,经十五年,有五上考者,授散官,直本司。)若职事之为师者,则进退其考。习业者亦为之限,既成,得进为师。凡乐人及音声人应教习,皆著簿籍,覈其名数而分番上下,(短番散乐一千人,诸州有定额。长上散乐一百人,太常自访召。关外诸州者分为六番,关内五番,京兆府四番,并一月上;一千五百里外,两番并上。六番者,上日教至申时;四番者,上日教至午时。)皆教习检察,以供其事。(若有故及不任供奉,则输资钱以充伎衣、乐器之用。)

  鼓吹署:令一人,从七品下;(《周礼》:“鼓人中士六人,掌六鼓、四金之音。”所谓雷鼓、灵鼓、路鼓、鼗鼓、蓉鼓、晋鼓,金钲和鼓、金镯节鼓、金铙止鼓、金铎通鼓。崔豹《古今注》云:“汉代鼓角横吹者,始张骞使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其后,李延年因之音为二十八解,若《陇头水》、《赤之杨》、《黄覃子》、《望行人》、《出关》、《入关》、《出塞》、《入塞》之曲是也。其短箫铙歌者,杂出汉代,多战阵之声,若《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战城南》、《芳树上邪》、《玄云》、《朱鹭》之曲是也。“后汉少府属官有承华令,典黄门鼓吹百三十五人、百戏师二十七人。晋遂置鼓吹令、丞,属太常。元帝省太乐,并于鼓吹;哀帝又省鼓吹,而存太乐。宋、齐并无其官。至梁,太常卿统鼓吹令、丞及清商署,陈因之。后魏阙文。北齐太常领鼓吹令、丞,掌百戏、鼓吹乐人等事,又兼黄户局,掌供乐人衣服等;太乐又领清商部。隋太常寺统鼓吹、清商二令、丞,各二人。皇朝因省清商,并于鼓吹。开元二十三年,减一人。)丞一人,从八品下;(隋置二人,皇执因之;开元二十三年,减一人。)乐正四人,从九品下。(其说已具太乐乐正下。隋清商署乐师二人,炀帝改为乐正也。) 鼓吹令掌鼓吹施用调习之节,以备卤簿之仪;丞为之贰。凡大驾行幸,卤簿则分前、后二部以统之。(前部:扛鼓十二,夹金钲十二;次大鼓一百二十;次长鸣一百二十;次铙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大横吹一百二十,节鼓二,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次扛鼓十二,夹金钲十二;次小鼓一百二十;次中鸣一百二十;次羽葆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后部:羽葆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铙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小横吹一百二十,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大驾鼓吹并朱漆画,大鼓、小鼓加金镯,羽葆鼓、铙鼓、节鼓皆五彩重盖,其羽葆鼓仍饰以羽葆。长鸣、中鸣、大·小横吹五彩衣幡,绯掌,画交龙五采脚;大角幡亦如之。大鼓、长鸣、大横吹、节鼓及横吹后笛、箫、觱篥等工人服皆绯地苣文袍、裤及帽,金钲、扛鼓、小鼓、中鸣、小横吹及横吹后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等工人服并青地苣文袍、裤及帽,羽葆鼓、铙鼓及歌、箫、笳工人服并武弁、朱褠衣、革带,大角工人平巾帻、绯衫、白布大口裤。其鼓吹主帅服与大角同,以下主帅服亦准此也。)法驾则三分减一,小驾则减大驾之半。皇太后、皇后出,则如小驾之制。凡皇太子鼓吹亦有前、后二部。(前部则扛鼓、金钲各二;次大鼓三十六;次长鸣三十六,铙鼓二、箫、笳各六;次扛鼓、金钲各二;次小鼓三十六;次中鸣三十六。后部则铙吹一部:铙鼓二,夹箫、笳各六;横吹一部:横吹十,节鼓一,夹笛、觱篥、箫、笳各五。大鼓、小鼓无金镯、羽葆,长鸣、中鸣、大横吹五彩衣皤,绯掌,画蹲豹五彩脚;余并同上。)亲王已下,亦各有差。(亲王鼓吹:扛鼓、金钲各一,次大鼓十八,次长鸣十八,次扛鼓、金钲各一,次小鼓十、中鸣十。后部,铙吹一部:铙鼓一,夹箫、笳各四;次横吹一部:横吹六,节鼓一,夹笛、箫、觱篥、笳各四。第一品鼓吹:扛鼓、金钲各一,大鼓十六,长鸣十六;铙吹一部:铙一,箫、笳各四;横吹一部:横吹六,节鼓一,笛、箫、觱篥、笳各四。二品鼓吹:扛鼓、金钲各一,大鼓十四;铙吹一部:铙一,箫,笳各二,横吹一部:横吹四,笛、箫、觱篥、笳各一。三品鼓吹减二品大鼓之四,横吹之二。四品鼓吹又减大鼓之二,而去其横吹。一品已下、三品已上鼓吹并朱漆;铙及节鼓、长鸣、大横吹五彩衣幡,绯掌,画蹲豹五彩脚;大角幡亦如之。其大鼓、长鸣、大笛,横吹、节鼓及横吹后笛、箫、觱篥、笳等工人服绯帽,赤布裤褶;金钲、扛鼓工人服青帽,青布裤褶;铙鼓、箫、笳工人服武弁,朱褠衣,革带;大角工人服平巾帻,绯衫,白布大口挎。四品铙鼓及箫、笳工人衣服同三品,余鼓皆绿沈;金钲、扛鼓、大鼓工人服青帽,青布裤褶。凡钲、鼓并列于道,左鼓、右钲。大驾之钲、鼓皆加八角紫伞,皇太子之钲、鼓加六角紫伞,王公已降加四角青伞。)

  凡大驾行幸有夜警晨严之制。(大驾夜警十二曲,中警七曲,晨严二通。皇太子夜警九曲,公卿已下夜警七曲,晨严并三通。夜警众一曲,转次而振。晨严之曲,第一曰《元驎合逻》,第二曰《元驎他固夜》,第三曰《元驎跋至虑》。凡大驾卤簿一千八百三十八人,分为二十四队,列为二百一十四行;小驾卤簿一千五百人,分为二十四队,列为一百二十行;东宫卤簿六百二十四人,分为九队,列为三十一行。)

  凡合朔之变,则帅工人设五鼓于太社,执麾旒,于四门之塾置龙床焉。有变则举麾,击鼓齐发,变复而止。马射,则设扛鼓、金钲,施龙床,而偶作焉。(二人声作,著苣文袍、挎褶。)大滩则帅鼓角以助侲子之唱。(唐礼:“鼓角十人为一队。“)

  太医署:令二人,从七品下;(《周礼》有医师上士、下士。秦少府属官有大医令、丞,无员,多至数十人。后汉又有乐丞一人,魏因之。晋氏宗正属官有大医令、丞,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品第七;过江,省宗正,而太医以给门下省。宋、齐太医令,丞隶侍中。梁门下省领太医令、丞,令班第一,丞为三品蕴位。陈因之。后魏有太医协士,助教。北齐太常寺统太医令、丞。后周有大医下大夫、小医上士。隋太常寺统太医署令、丞,有主药、医师、药园师、按摩·咒禁博士;炀帝又置医监五人、医正十人。皇朝因之。)丞二人,从八品下;(秦、汉已来皆有丞一人。至隋,又置二人,皇朝因而不改。)医监四人,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后周有医正上士、中士、下士。隋炀帝置医监五员、医正十员,皇朝减之。隋又有药园师、药生等,皇朝因之。)医师二十人,医工一百人,(周礼有医师上士、下士。后汉有医工长,第五伦补为淮阳王医工长是也。隋太医有师二百人,皇朝置二十人,医工一百人。)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后周医正有医生三百人,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贞观后,置典学二人。) 太医令掌诸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土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之法。(诸医、针生读《本草》者,即令识药形,知药性;读明堂者,即令验图识其孔穴;读脉诀者,即令递相诊候,使知四时浮、沈、沚、滑之状;读《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皆使精熟。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太常丞年终惣试。若业术过于见任官者,即听补替。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从本色。)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每岁常合伤寒、时气、疟、痢、伤中、金疮之药,以备人之疾病者。)药园师以时种莳、收采诸药。(京师置药园一所,择良田三顷,取庶人十六已上、二十已下充药园生,业成,补药园师。)凡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叶花实,草石骨肉之异;及有毒无毒,阴乾曝乾,采造时月,皆分别焉。(凡药八百五十种:三百六十种,《神农本经》;一百八十二,《名医别录》;一百一十四,《新修本草》新附;一百九十四,有名无用。)皆辨其所出州土,每岁贮纳,择其良者而进焉。

  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至三十年省。后魏有太医博士、助教。隋太医有博士二人,掌医。皇朝武德中,博士一人,助教二人;贞观中,减置一人,又置医师、医工佐之,掌教医生。) 医博士掌以医术教授诸生习《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诸医生既读诸经,乃分业教习,率二十人以十一人学体疗。三人学疮肿。三人学少小,二人学耳目口齿,一人学角法。体疗者,七年成;少小及疮肿,五年;耳目口齿之疾并角法,二年成。)

  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针助教一人;从九品下。(皇朝置,又置针师、针工佐之,以教针生也。)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沈、沚、滑之侯,又以九针为补写之法。(一曰才针,取法于巾针,长一寸六分,大其头,锐其末,令不得深入,主热在皮肤者。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长一寸六分,主疗分间气。三曰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二寸半,主邪气出入。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主决瘫出血。五曰铍针,取法于剑,令其末如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决大瘫肿。六曰员利针,取法于牦,直员锐,长一寸六分,主取四支瘫、暴痹。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痹在络者。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凡此九针,以法九州九野之分。九针之形及所主疾病,毕矣。)凡针疾先察五藏有余不足而补写之。(人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内连骨髓,外通津液,以成四支、九窍、十六节、三百六十五部,必先知其病之所在。)凡针生习业者,教之如医生之法。(针生习《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兼习流注》、《偃侧》等图,《赤乌神针》等经。业成者,试《素问》四条,《黄帝针经》、《明堂》、《脉诀》各二条。)

  按摩博士一人,从九品下;(崔实《政论》云:“熊经鸟伸,延年之术。”故华佗有五禽之戏,魏文有五推之锻。《仙经》云:“户枢不朽,流水不腐。”谓欲使骨节调利,血脉宣通,即其事也。隋太医有按摩博士二人,皇朝因之。贞观中,减置一人,又置按摩师、按摩工佐之,教按摩生也。)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隋太医有按摩师一百二十人,无按摩工,皇朝置之。)按摩生十五人。(隋太医有按摩生一百人。皇朝武德中置三十人,贞观中减置十五人也。) 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导引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凡人支、节、府、藏积而疾生,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若损伤折跌者,以法正之。

  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隋太医有咒禁博士一人,皇朝因之,又置咒禁师、咒禁工以佐之,教咒禁生也。) 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祓除邪魅之为厉者。(有道禁,出于山居方术之士;有禁咒,出于释氏。以五法神之:一曰存思,二曰禹步。三曰营目,四曰掌决,五曰手印;皆先禁食荤血,斋戒于坛场以受焉。)

  太卜署:令一人,正八品下;(《周礼》有太卜下大夫、卜师上士,掌方兆、功兆、义兆、弓兆之法;有龟人中士,掌六龟之属,主天子卜筮之事。秦、汉奉常属官有太卜令、丞。武帝置太卜博士。后汉并于太史;又灵台待诏员有龟卜三人,易筮三人。魏、晋、宋、齐、梁、陈无其职。后魏有太卜博士,从七品下。北齐太常有太卜丞。后周有太卜下大夫、小卜上士,及又有龟占中士。隋太常寺有太卜令、丞,皇朝因之。)丞二人,正九品下;(隋有一人,皇朝加置一人。)卜正二人;从九品下;(隋炀帝省太卜博士,置太卜卜正二十人,皇朝减置二人。)卜师二十人;(隋置,皇朝因之。)巫师十五人;(《周礼》有男巫、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巫能制神之处,位次主者。隋太卜署有男巫十六人、女巫八人。)卜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二人;(隋有太卜博士、助教,皇朝因之。)卜筮生四十五人。(隋有卜生四十人、筮生三十人。) 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以占邦家动用之事;丞为之贰。一曰龟,二曰兆,三曰《易》,四曰式。凡龟占辨龟之九类、五色;依四时而用之。(一曰石龟,二曰泉龟,三曰蔡龟,四曰江龟,五曰洛龟,六曰海龟,七曰阿龟,八曰淮龟,九曰旱龟。春用青灵,夏用赤灵,秋用白灵,冬用黑灵,四季之月用黄灵。龟,上员,象天;下方,法地。甲有十三文,以象十二月,一文象闰。边翼甲有二十八匡,法二十八宿。骨有六间,法六府。匡有八闲,法八卦。文有十二柱,法十二时。故象天地,辨万物者矣。欲知龟神,看骨白如银;欲知龟圣,看龟千里径正;欲知龟志,看龟十字。分四时所灼之体而用之,春灼后左足,夏灼前左足,秋灼前右足,冬灼后右足。)凡兆以千里径为母,两翼为外;正立为木,正横为土;内高为金;外高为火;细长芒动为水兆,有俯仰、伏倚、着落、起发、摧折、断动之状,而知其吉凶。又视五行十二气。(一曰受气,二曰胎,三曰养,四曰生,五曰沐浴,六曰冠带,七曰临官,八曰王,九曰老,十曰病,十一曰死,十二曰葬。以占之。)凡五兆之策三十有六。(用三十六筭,六变而成卦:一变为兆,再变成卦,二为甲乙。三为丙丁,四为戊己,五为庚辛,六为壬癸。其用五行相生、相克,相扶、相抑,大抵与《易》同占。)凡《易》之策四十有九。(用四十九筭分而揲之,其变有四:一曰单爻,二曰拆爻、三曰交爻,四曰重爻,凡十八变而成卦。又视卦之八气、王相、囚死、脍没、休废及飞伏、世应而使焉。凡八纯之卦十六变而复:初为一变,次曰二变。三曰三变,四曰四变,五曰五变,六为避魂,七为外戒,八为内戒,九为归魂;十为绝命,十一为血脉,十二为饥肉,十三为体骨,十四为棺椁,十五为冢墓。凡内卦为贞,朝占用之;外卦为悔,暮占用之。)凡式占辨三式之同异。(一曰雷公式,二曰太一式,并禁私家畜,三曰六壬式,士庶通用之。)凡用式之法。(《周礼》:“太史抱天时,与太师同车。“郑司农云:“抱式以知天时也。“今其局以枫木为天,枣心为地,刻十二神,下布十二辰,以加占为常,以月将加卜时,视日辰阴阳以立四课:一曰日之阳,二曰日之阴,三曰辰之阳,四曰辰之阴。四课之中,察其五行,取相克者,三传为用。又辨十二将、十二月神。十二将以天一为首,前一曰螣蛇,二朱雀。三六合,四句陈,五青龙;后一曰天后,二太阴。三玄武,四太常,五白兽,六天空。前尽于五,后尽于六,天一立中,为十二将。又有十二月之神:正月登明,二月天魁。三月从魁,四月传送,五月小吉,六月胜先,七月太卜,八月天闰,九月太冲,十月功曹,十一月大吉,十二月神后。凡阴阳杂占,吉凶悔吝,其类有九,决万民之犹豫:一曰嫁娶,二曰生产。三曰历注,四曰屋宅,五曰禄命,六曰拜官,七曰祠祭,八曰发病,九曰殡葬。)凡历注之用六,(一曰大会,二曰小会,三曰杂会,四曰岁会,五曰除建,六曰人神。)凡禄命之义六,(一曰禄,二曰命,三曰驿马,四曰纳音,五曰河,六曰月之宿也。)皆辨其象数,通其消息,所以定吉凶焉。

  凡国有祭祀,则率卜正、占者卜日于太庙南门之外,命龟既灼而占之。(命龟曰:“假尔太龟有常。“乃授卜正作龟,与众占之。乃告太常卿曰:“某日从“乃彻龟也。)先卜上旬,不吉,次卜中旬、下旬。若卜国之大事,亦如卜日之仪。

  凡岁季冬之晦,帅侲子入于宫中,堂赠、大雠,天子六队,太子二队,(《周礼》:“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筭。“郑玄云:“赠,送也。岁终,以礼送不祥,其行必由堂始。巫与神通,言东则东,言西则西,可近则近,可远则远,无常数。“大潍礼选人年十二已上、十六已下为侲子,著假面,衣赤布裤褶,二十四人一队,六人作一行也。)方相氏右执戈、左执楯而导之,(一人为方相氏,著假面,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唱十二神以逐恶鬼。(甲作食残,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疆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滩者既出,乃磔雄鸡于宫门及城之四门以祭焉。

  廪牺署:令一人,从八品下;(《周礼》牧人下士掌牧六牲,以供祭祀。秦、汉内史·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后属大司农。后汉河南尹属官有廪牺令、丞,魏、晋因之。宋、齐亦有令、丞。《齐职仪》:“令,品第七,秩四百石,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今用三品勋位。“梁太常卿统廪牺令、丞,为三品勋位。陈因之。后魏,令从五品下。北齐太常寺属官有廪牺令、丞,隋及皇朝因之。)丞一人,正九品上。(隋置二人,皇朝因之,开元二十三年减一人。)廪牺令掌荐牺牲及粢盛之事;丞为之贰。凡三祀之牲牢各有名数。(昊天上帝之牲以苍犊,皇地祇之牲以黄犊,神州之牲以黝犊,五帝之牲各以方色犊,大明青牲,夜明白牲,宗庙、社稷、岳、镇、海、渎、先农、先蚕、前代帝王、孔宣父·齐太公庙等皆以太牢,风师、雨师、灵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及五龙祠、司冰、诸太子庙皆以少牢,其余则以特牲。凡冬至圜丘,加羊、豕各九;夏至方丘,羊、豕各五;五郊迎气,羊、豕各二。蜡祭神农、伊耆已下,方别各用少牢。)凡大祀养牲在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其牲方色难备者,以纯色代之。凡告祈之牲不养。凡祭祀之牺牲不得捶扑伤损,死则埋之,病则易之。凡籍田所收九糓纳于神仓,以供粢盛及五齐、三酒之用;若有余及穰藁,供饲牺牲焉。凡供别祀用太牢者,则三牲加酒、脯及醢。(犊、羊、猪各一、酒二斗,脯四段,醢四合。)凡大祭祀;则与太祝以牲就榜位;太常卿省牲,则北面告腯,乃牵牲以授太官而用之。

  汾祠署: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上。(并开元二十一年置。) 汾祠令、丞掌神祀、享祭、洒扫之制。

  两京齐太公庙署: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并开元十八年置。)太公庙令、丞掌开阖、洒扫及春、秋二仲释奠之礼。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