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思国之理 一作:思国之治;塞源而欲流长也 一作: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凡百 一作:凡昔;胡越 一作:吴越)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想谗邪 一作:惧谗邪;弘兹 一作:宏兹;在君 一作:君臣)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永无止境的美善。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吴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要像江海居于百川之下(而能容纳百川),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注释
1.长(zhǎng):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
11.殷忧:深忧。
12.实:的确。
13.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盖,表推测语气。
14.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
15.吴越为一体:(只要彼此竭诚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吴,指北方;越,指南方。
16.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17.董:督责。
18.振:通“震”,震慑。
19.苟免而不怀仁:(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20.怨不在大:(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
21.可畏惟人:可怕的只是百姓。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
22.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3.见可欲: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出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将有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
25.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
26.念高危: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
27.则思谦冲而自牧: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冲,谦虚。牧,约束。
28.江海下而百川: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下,居……之下。
29.盘游:打猎取乐。
30.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31.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
32.虑壅(yōng)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壅,堵塞。
33.想谗邪: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邪,不正派。
34.正身以黜(chù)恶: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
35.弘兹九德:弘扬这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36.简:选拔。
37.效:献出。
38.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39.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
40.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
一、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二、古今异义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③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④ 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今义,景色。
⑤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古义,指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
行路:古义,陌生的路人。今义,走路。
⑥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⑦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帝位、政权。今义,神异的器物。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内心。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弘兹九德 弘:使……光大 。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以……为忧,担心。
四、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以: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假设。
五、重点实词
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
当: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⑥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信:
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⑤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
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②然操遂能克绍: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
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六、句法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
居安思危:居,处于,处在;思,想,考虑。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善始善终:做事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戒奢以俭: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旧唐书》曾赞扬魏征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对于魏征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是“言穷切至”,使得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他还曾使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经常拜读这篇奏疏,用以规戒自己。由此可见它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即使到了现代,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这篇奏疏,在写作上很有其特色,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根据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之后,逐渐骄傲自满,生活日趋奢靡地情况,指出了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可以“竭诚以待下”,必然会使“骨肉为行路”,最后导致至亲疏远,君臣解体,离心离德,难于保守天下。奏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害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奏疏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气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先以比喻开篇,通过成败得失的比较推论,归结到“可畏惟人” ,指出了争取人心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而全文主要阐明的是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谏太宗十思疏》的精神,主要是规劝唐太宗在“贞观之治”取得成就以后,仍要牢记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到长治久安的局面。
《古文观止》评价: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道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德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魏征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文章第—段即开宗明义,用树木、河流作比,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第二段分析“取易守难”的道理,并从“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入手,得出守成之君“所宜深慎”的结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具体内容。所谓“十思”,归纳起来,即戒奢安民、思危反满、宽容仁慈、慎始善终、虚心纳言、拒邪黜奸、刑赏以法。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二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发人深省。
第三段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戒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自己的欲望,要持之有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处置谨慎,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放低身段,多听取臣下的意见;“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自己有倾向直臣,罢黜小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按国家尺度实行,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十思”就是十条劝戒,语语坦诚,字字惊心。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从用人,纳谏,赏罚,多方来讲、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魏征提出的“十思”能给我们哪些写作的启示呢?
一是陈述意见的针对性。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是用来劝谏皇帝的,所以“十疏”所陈述的内容无一不针对帝王的易犯病,又无一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
二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这“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冶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从生活到政治,从人个欲望以品德修养,凡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全都考虑到。不但指出问题,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面面俱到,煞费苦心。
三是安排条款的序列性。“见可欲”“将有作”“念高危”“惧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雍蔽”“惧谗邪”“恩所加”“罚所及”,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四是语言表达的齐整性。“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成齐整,气势磅礴。显然,这篇古代佳作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写作启发。▲
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一、类比入手,亲切生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二、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来写,这篇奏疏虽然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三、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第一段从开头至“塞源而欲流长也”,先正说,后反说。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来比喻治国需要从积德这个根本做起。这是正说。接着以比喻的手法来反说,“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是万万不可能的。正说和反说,归结到君主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那将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危及治国之本,动摇王朝的根基,葬送李唐的天下。
第二段从“凡昔元首”至“所宜深慎”,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正反论述。君主“在殷忧”时,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对部下竭尽诚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既得志”时,往往为所欲为,傲视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视他人,即使亲属也会变得如同行路人那样互不相认。这样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情况下正说反说,归结到守业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从而,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第三段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至结尾,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这“十思”,好象是魏征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进行观照,多侧面地照一照“积德义”的镜子。人以铜为镜,唐太宗则以魏征为镜,魏征又给唐太宗以“十思”之镜。可以说,“十思”之镜是一个多棱镜。之所以说“十思”是多棱镜,是因为它从多侧面反映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从多方面开拓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这篇奏疏,在写作上有其特色,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根据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以后,逐渐骄傲自满,生活日趋奢靡的情况,指出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能“竭诚以待下”,必然使“骨肉为行路”,至亲疏远,君臣解体,离心离德,难于保守天下。奏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难守天下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谏太宗十思疏》谈论的虽然是帝王的治国之道和修养问题,但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篇奏疏不仅思想内容深刻,在写作手法上也颇有特点,现试析如下:
一字贯穿
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一个清晰的思路:“思国安”必先“积德义”,“积德义”对人君来说,就表现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之,人君当“思”:思虑国家的安定,思谋国运的长远,思考为政的得失,思量潜伏的危机。
正如魏征在另外一篇奏疏中指出的:“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一个“思”字不仅把第一段的内容有机地组织了起来,而且也隐含了魏征对唐太宗的谆谆告诫:作为人君,万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啊!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总结历史教训,指出历史上一种常有的现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然后用一反诘句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质疑:“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但人君的取易守难毕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作者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殷忧”时,竭诚待下;“得志”后,纵情傲物,直至滥用刑罚,目空一切,最终导致天怨人怒,自取灭亡。值得注意的是,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魏征在这里所提出的这一切都有理有据,焉能不使守成之君的唐太宗思前想后,思深忧远呢?所以,这一段不仅依然紧扣“思”字回答了人君为什么当“思”,也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
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应如何“思”。他围绕节欲、谦逊、谨慎、明智、守法五方面具体提出“十思”,并指出,倘若人君能做到这些,则不但使普天下的“智者”“勇者”“仁者”“信者”各展所长,尽心辅佐,而且也能使人君达到“垂拱而治”的目的,免却“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的繁冗和辛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紧扣——“思”字做文章,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最后归结为“何必思”。从“思”到“无思”,一字贯穿,前后勾连,使文章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一发破的
紧紧抓住事物的要害,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正反对比,使作者所要阐发的道理深入浅出,令人难忘,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本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君的德行道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颇为抽象的道理。然而,作者却洞幽烛微,化难为易,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便一下子点到了事物的要害,可谓一发破的。树木、河流是人们习见的事物,求木之长必固根本,欲流之远必浚泉源也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看到了树木的茂盛与国家的兴旺,江河的长流与国运的久远以及根底的加固与德行的积累、源头的疏通与道义的流播这两者之间所具有的极其相似的关系,以此构成比喻,便把道理说得透彻而又形象,易于为人接受。在运用比喻作了正面论述后,作者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紧扣前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以起强调作用。但在行文时又有所变化,把正面论述时的两个比喻的顺序巧妙地颠倒了一下,使文意灵动多姿。紧接着,作者仍然从反面进行论述,指出人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即“积德义”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根不固”“源不深”的问题,而是“伐根”“塞源”。这就把“不积德义”所带来的反面结果推到了极致,从而从正面有力地肯定了“积德义”这个论题的正确性。此外,第二段中“殷忧”和“得志”的对比,第三段中“恩所加”与“罚所及”等的对比,都一正一反,不仅内容相对,形式规则,而且观点鲜明,语气肯定,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性质。总之,本文比喻的巧用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感性,又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所要阐明的主旨的印象。而正说反说、对比鲜明的手法,则不但使行文富于变化,而且使主旨的阐述更为具体、严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度。
一唱三叹
本文在充分说理的同时,又满溢着充沛的感情,使文章融情于理,情理交融,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第三个特点。魏征对唐太宗是颇有感情的,这不但因为唐太宗具有弃怨用才的宽广胸怀与气度(魏征曾是太宗的政敌),更主要的是他从太宗的身上看到了修仁政、济苍生、达到天下大治的希望,看到了自己为国家大展宏图的前景。当47岁的魏征开始辅佐比他小18岁的太宗的时候,他深感“喜逢知己之主”,因此“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而太宗对魏征的谏言也“未尝不欣然纳受”。对唐太宗来说,魏征既是一位犯颜直谏的良臣,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因此,这种亦臣亦师的身份使魏征的奏疏既理正词严,又情真意挚,说理和抒情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表现在本文中也是如此。
自第一段始,说理庄重从容,感情平缓,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则感情初起波澜: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卑不亢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望。而“人君”一句感情则再掀波澜,这一句无异于对太宗的当头棒喝:处在如此高位,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可怕的后果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吗?至第二段,作者似乎从刚才激越的感情中平息下来,以“凡百元首”一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论述之中,感情委婉深沉。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推心置腹,是提醒,是规劝,也是警告,不能不令人动容。至末段,在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感情真挚,语重心长,作者把他所能想到的,把他认为帝王必然遇到或经常遇到而且必须有明确认识并能正确对待的问题一一罗列,声声“思”字,如记记重锤,敲打着唐太宗的心灵,也敲击着读者的心灵。而“总此十思”几句则勾画了人君“思”后出现的美好图景,感情又趋于热情奔放。至最后“何必”一句全文戛然而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58岁的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情慢慢趋于平缓,更是他为国家着想,尽了为臣之职以后的释然和安然。因此,作者的感情随说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时而平静和缓,时而委婉深沉,时而又热情奔放。作者或以抒情的语调用含情之笔说理,自始至终让人觉得是从作者肺腑中吐出,亲切入微,如“十思”的阐述;或以形象的语汇用明理之言寄情,紧扣人的心弦,如主旨的提出。
总之,本文理真情切,情与理得到了有机的交融,不仅使情的抒发不失之空泛,更使理化为了一种闪烁着个性色彩的情思,让人刻骨铭心,起到一唱三叹的效果。所以,太宗在阅读了魏征包括本篇在内的四篇奏疏以后,有这样的评语:“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还称赞魏征“体国情深”。清代的唐德宜在《古文翼》中也说此文“款款而陈,情词肫挚,忠爱之忱,溢于言表”。这些都是对本文具有情理交融这一特点的恰当评价。
一气呵成
《谏太宗十思疏》是用骈文写成的。但魏征的这篇文章却一扫六朝浮华的余习,不仅内容充实,明白畅达,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从语句看,一是不局限于骈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的特点,而是有所变化。如第一段,劈首就是三个从正面论述的排比句,紧接着又是从反面论述的三个排比句,这是和骈文的常格有所不同的。二是散句的恰当使用,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三是打破了四六对仗而改用多种句法对偶,如“当神器之重”对“居域中之大”,“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对“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等。这样,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又有活泼灵动的散行句,再加上骈文所特有的对仗工整、音韵顿挫的对偶句,使整个文章一气呵成,于整饬庄重之中呈流转圆浑之势,具有特有的美感。从用词看,文章力求避免繁复的引证、生僻的典故和多余的藻饰,语言明白晓畅。另外,文章不受声律拘束,不避首尾虚字,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崇尚质朴的文学主张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魏征创造的这样一种骈散相间的章表体,后来就成为唐宋奏疏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对后世陆贽、欧阳修、苏轼的政论奏议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君忠臣
魏征是唐太宗的一位十分难得的谏臣,魏征死后,唐太宗感叹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子殂世,遂亡一镜也!”唐太宗把大臣当做自己的明镜,魏征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魏征的敢言直谏,太宗的虚心接纳,都显示出了一代明君和一代忠臣的形象。▲
《谏太宗十思疏》的精神,主要是规劝唐太宗在“贞观之治”取得成就以后,仍要牢记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
《旧唐书》曾赞扬魏徵的奏疏“可为万代王者法”。这篇奏疏,唐太宗非常重视,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亡倦,每达宵分”。他还曾用“载舟覆舟”的比喻来训戒太子。宋、明、清三代的一些君主,也经常讽读这篇奏疏,用来规戒自己。可见它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即使到了今天,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也仍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这篇奏疏,在写作上有其特色,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根据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以后,逐渐骄傲自满,生活日趋奢靡的情况,指出他“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能“竭诚以待下”,必然使“骨肉为行路”,至亲疏远,君臣解体,离心离德,难于保守天下。奏疏不仅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害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对症下药,提出“十思”的措施,既明确具体,又实用而不空泛,针对性很强。
奏疏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成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气势雄健有力。
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是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浅显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开篇后,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政治意图。作者使用的言辞尖锐,用反激法去激发对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举的比喻和叙说的是连自己这样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况英明圣哲的皇帝。然后作者很明确地向唐太宗指出,做为一国之主的帝王,身负重任,就要在安乐时想到危难,尽量避免奢侈,要提倡节俭。不然的话就会做出象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愚蠢事。这里,在文章结构上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
紧接着作者向唐太宗指明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始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善始善终的就不多了。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作者同时明确地告诫唐太宗,不要危难忧患时诚心待人,而成功后就放纵,傲慢待人。并指明,对人以诚相待,仇敌也团结成为一个整体;傲慢待人,即使是亲人也会众叛亲离。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他们,会造成他们与你貌合神离,表面十分顺服而实际上却十分怨恨。作者这里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并再次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倾翻。这个比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关系。为谏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要“纵情傲物,骄奢淫逸”。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妙喻警人,陈述利害。引用古圣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载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剀切,反复阐述,耐心说服,言语婉转动人,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道理述尽,作者便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前边提出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后边则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全文形成一篇结构严谨的统一体。而“十思”又以“谦冲而自牧”、“虚心以纳下”、“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为中心,为至要。“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贯穿着“积其德义”的主线。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比十思,宏兹九德”这样就会达到天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劳神费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了。
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规劝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作者的这些主张,为唐太宗所采纳,有助于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全篇以“思”字作为贯穿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并采用排比、对仗,句式工整,气理充畅。▲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面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形象比喻
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面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比治国的原则,浅”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语言朴实雄健
文章虽多用对偶句,但笔力道劲,气势雄健,朴实无华,与六朝的骈赋不同。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一句,“恩”“喜”“谬赏”分别与“罚”“怒”“滥刑”反义相对,“加”“因”分别与“及”“以”近义相对,这样,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大家可以到文章中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
雄辩的逻辑力量
义个段落,环环相扣,步步修入。第一段,作者旗帜鲜”地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从历史教训出发,提醒太宗必须谨慎从政,要善待臣民,勿失民心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修刻教训。同时,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义段,作者则”确提出了如何“思”。在前二段说”道理的基础上,作者向太宗提出了。十思”的具体内容,并说”如果能够做到这“十思”,就能够发扬光大“九德”修养,使百官各尽其职,各竭其力,天下可“垂拱而治”了。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前后勾连,层层修入,水到渠成。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要“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整篇文章的核心观念是:若欲国家安定,必先积聚道德仁义。文中首先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强调作为君王必须始终保持"居安思危,节俭戒奢"的警觉性。然后提醒太宗,那些守成的君主很容易失去民心,因为在深感忧虑时,他们能够真诚对待臣民;然而在得志之后,他们却容易纵情傲物,便有“覆舟”之危。
基于此论述,作者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也就是要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他着重劝诫唐太宗,对于物质享受应保持适度,个人修养上应保持谦逊低调,选人用人时需虚心纳谏,公正无私,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以实现垂拱而治的理想状态。
作者的这些观点被唐太宗所采纳,对唐王朝的"贞观之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整篇文章以"思"字作为逻辑线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中运用大量的比喻,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具体;同时,其采用了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更加工整,语言流畅有力。▲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第一折
(冲末净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着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自家李存信的便是。这个是康君立。俺两个不会开弓蹬弩,亦不会厮杀相持;哥哥会唱,我便能舞。俺父亲是李克用,阿妈喜欢俺两个,无俺两个呵,酒也不吃,肉也不吃。若见俺两个呵,便吃酒肉。好生的爱俺两个!自破黄巢之后,太平无事,阿妈复夺的城池地面,着俺五百义儿家将,各处镇守。阿妈的言语:将邢州与俺两个镇守。那里是朱温家后门,他与俺父亲两个不和;他知俺在邢州镇守,他和俺相持厮杀。俺两个武艺不会,则会吃酒肉。倘或着他拿将去了,杀坏了俺两个怎了?(康君立云)如今阿妈将潞州天党郡与存孝镇守,潞州地面吃好酒好肉去。如今我和你两个,安排酒席,则说辞别阿妈,灌的阿妈醉了,咱两个便说:"邢州是朱温家后门,他与阿妈不和,倘若索战,俺两个死不打紧,着人知道呵,不坏了阿妈的名声!着李存孝镇守邢州去,可不好么?"(李存信云)俺两个则今日安排酒席,辞别父亲去走一遭来。我是李存信,他是康君立;两个真油嘴,实然是一对。(同下)(李克用同刘夫人领番卒子上)(李克用云)番、番、番,地恶人奔,骑宝马,生雕鞍。飞鹰走犬,野水荒山。渴饮羊酥酒,饥餐鹿脯干。凤翎箭手中施展,宝雕弓臂上斜弯。林间酒阑胡旋舞呵,着丹青写入画图间。某乃李克用是也。某袭封豳州节度使,因带酒打了段文楚,贬某在沙陀地面,已经十年。因黄巢作乱,奉圣人的命,加某为忻、代、石、岚都招讨使,破黄巢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离了沙陀,不数日之间,到此压关楼前,聚齐二十四处节度使,取胜长安。被吾儿存孝擒拿了邓天王,活挟了孟截海,挝打了张归霸;十八骑误入长安,大破黄巢,复夺了长安。圣人的命:犒劳某手下义儿家将,但是复夺的城池,着某手下义儿家将去各处镇守,防备盗贼。今日太平无事,四海晏然,正好与夫人众将饮酒快乐。小校安排下酒肴,可怎生不见周德威来?(周德威上,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平安喏,紧卷旗幡不动摇。某姓周,名德威,字镇远,山后朔州人也。今从李克用共破黄巢,太平无事,某为番汉都总管。今日元帅有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报复去,道有周德威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报的元帅得知:有周德威在于门首。(李克用云)道有请。(卒子云)理会的。有请!(做见科)(周德
威云)元帅,周德威来了也。(李克用云)将军,今日请你来不为别的,想存孝孩儿多有功劳,我许与了他潞州上党郡与存孝孩儿镇守,把邢州与李存信、康君立镇守去。怎生不见李存信、康君立来?(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阿妈心内想,忽然到跟前。哥哥你放心,我这一过去,见了阿妈说了呵,便着存孝往邢州去。(康君立云)兄弟,只要你小心用意者。(李存信云)阿妈、阿者,想当初一日,阿妈的言语,将潞州上党郡与俺两个镇守来;今日阿妈与了存孝,可着俺两个邢州去!(做悲科)(李克用云)孩儿存信,你做甚么哭?(李存信云)阿妈,俺两个也早起晚夕,舞者唱者,扶持阿妈欢喜,怎下的着您两个孩儿往邢州去?(康君立云)阿妈,想邢州是朱温的后门,他与阿妈不和。倘若索战,俺两个不会甚么武艺。倘若拿将俺两个去了,俺两个死不打紧,阿妈吃起酒来,寻俺两个舞的唱的不在眼面前,阿妈不想成病!那其间生药铺里赎也赎不将俺两个来!(李存信云)阿妈,怎生可怜见着俺两个去潞州去,把邢州与存孝两口儿镇守罢,可也好?(李存信把盏科,云)哥哥,将酒来与阿妈把一盏。(李克用云)好两个孝顺的孩儿!我着你潞州上党郡去呵便了也。(康君立云)既是这等,谢了阿妈者!(周德威云)他两个有甚么功劳,把他潞州上党郡去!想飞虎将军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困来马上眠,渴饮刀头血,他可以潞州去;他两个去不的!(李克用云)周将军说的是。小校,与我唤将存孝两口儿过来者!(卒子云)理会的。(正旦同李存孝云)(李存孝云)岩前打虎雄心在,勇敢当先敌兵败。上阵全凭铁飞挝,扶立乾坤唐世界。某本姓安,名敬思,雁门关飞虎峪灵丘县人氏。幼小父母双亡,多亏邓大户家中抚养成人,长大我就与他家牧羊。有阿妈李克用见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义儿家将,封我做十三太保飞虎将军李存孝,就着我与邓大户家为婿。自从跟着阿妈,十八骑误入长安,大破黄巢,天下太平无事。圣人的命:将俺义儿家将复夺的城池,着俺各处镇守。阿妈的言语:着俺两口儿去潞州上党郡镇守。今有阿妈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道去。可早来到此也。夫人,我和你休过去;你看阿妈、阿者:大吹大擂,敲牛宰马,烹炮美味,五百番部落胡儿胡女扶持着,是好受用也。(正旦云)存孝,今日父亲饮宴,唤俺两口儿,俺见阿妈、阿者去。听了这乐韵悠扬,常好是受用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则听的乐动声齐,他是那大唐苗裔,排亲戚。今日俺父母相随,可正是龙虎风云会。
【混江龙】则俺这沙陀雄势,便有那珠围翠绕不稀奇。置造下珍羞百味,又不比水酒三杯。每日则是炮凤烹龙真受用,那一日不宰羊杀马做筵席!把那些个义儿家将都成立,一个个请官受赏,他每都荫子封妻。
(正旦云)存孝,我和你未过去,先望阿妈咱,可早醉了也。(李存孝云)咱不过去,见阿者、阿妈身上瀽的那酒呵,你见两边厢扶持着呵,十分的醉了也。(正旦唱)
【油葫芦】我见他执盏擎壶忙跪膝,他那里撒滞殢。阿妈那锦袍上全不顾酒淋漓,可正是他不择不拣干干的吃,他那里刚扶刚策醺醺的醉。一壁厢动乐器是大体,将一面鼍皮画鼓冬冬擂,悠悠的慢品鹧鸪笛。
【天下乐】你觑!兀那大小的儿郎列的整齐,端的是虚也波实,享富贵。我则见旁边厢坐着周德威,一壁厢摆着品肴,番官每紧紧随;我则见军排在两下里。
(正旦云)咱过去见阿妈去来。(李存孝云)咱过去来。(做见科)(李存孝云)阿妈,您孩儿存孝两口儿来了也。(李克用云)存孝孩儿来了。别的孩儿每各处镇守去了;今日吉日良辰,你两口儿便往邢州镇守去;康君立、李存信,你两个孩儿往潞州上党郡镇守去。(李存孝云)阿妈,当日未破黄巢时,阿妈的言语:"若你破了黄巢,天下太平,与你潞州上党郡镇守。"阿妈失其前言!今日阿妈着你孩儿镇守邢州,那邢州是朱温家后门,终日与他相持,可怎了也!(正旦云)存孝,我阿者行再告一告去。阿者,与存孝再说一声咱!(刘夫人云)孩儿,你去邢州镇守,阿妈醉了也,你且去咱。(李存孝云)阿者,当日与俺潞州上党郡,如今信着康君立、李存信,着俺去邢州去。阿者,怎生阿妈行再说一声,可也好也?(刘夫人云)你阿妈醉了也。(李存孝云)康君立、李存信,你有甚么功劳,倒去潞州上党郡镇守去?(李存信云)阿妈的言语,着你邢州去;都是一般好地面,谁和你论甚么功劳!(李存孝云)想当日在压关楼前,觑三层排栅,七层围子,千员猛将,八卦阵图,那其间如踏平地也。(正旦云)咱阿妈好失信也!(唱)
【节节高】今日可便太平无事,全不想那用人的这之际。存孝与你安邦定国,他也曾恶征战图名图利。他觑的三层鹿角,七层围子,如登平地;端的是八卦阵图,千员骁将,施谋用计。阿者,他保护着唐朝社稷!
(李存孝云)康君立、李存信,你两个有甚么功劳,倒去潞州镇守去也?(正里唱)
【元和令】端的是人不曾去铁衣,马不曾
摘鞍辔;则是着阿者今日向父亲行提:想着他从前出力气。可怎生的无功劳,倒与他一座好城池?阿者,则俺这李存孝图个甚的!
(刘夫人云)孩儿也,你阿妈醉了也,等他酒醒时再说。(正旦云)想康君主、李存信他有甚么功劳也!(唱)
【游四门】你则会饮酒食,着别人苦战敌。可不道生受了有谁知?阿妈,你则是抬举着李存信、康君立;他横枪纵马怎相持?你把他亏,人面逐高低。(李存孝云)康君立、李存信,想当日十八骑误入长安,杀败葛从周,攻破黄巢,天下太平,是我的功劳;你有甚么功劳也?(李存信云)俺两个虽无功劳,俺两个可会唱会舞也哩。(正旦唱)
【胜葫芦】他几时得鞭敲金镫笑微微,人唱着凯歌回?遥望见军中磨绣旗,则你那滴羞蹀躞身体,迷留没乱心肺,唬的你劈留扑碌走如飞。
(李存孝云)你两个有甚么功劳?与你一匹劣马不会骑,与你一张硬弓不会射。则会吃酒肉,便是你的功劳也!(正旦唱)
【后庭花】与你一匹劣马不会骑,与你一张硬弓不会射。他比别人阵面上争功劳,你则会帐房里闲坐的。咱可便委其实,你便休得要瞒天瞒地。你饿时节挝肉吃,渴时节喝酪水,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醉时节歪唱起。
【柳叶儿】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轮不动那鞭、锏、挝、槌,您怎肯袒下臂膊刀厮劈?闹吵吵三军内,但听的马频嘶,早唬的悠悠荡荡魄散魂飞。(正旦云)存孝,则今日好日辰,收拾驮马辎重,辞别了阿妈、阿者,便索长行。(李存孝云)今日好日辰,辞别了阿妈、阿者,便索长行也。(正旦唱)
【尾声】罢、罢、罢,你可便难倚弟兄心,我今日不可公婆意。(刘夫人云)孩儿,你且休要性急,待你阿妈酒醒呵,再做商议。(正旦云)去则便了也。(唱)别近谤俺夫妻每甚的,只不过发尽儿掏窝不姓李,则今日暗昧神祗。(带云)惭愧也!(唱)势得一个远相离,各霸着城池;不恁的呵,这李存信、康君立断送了你。这一个个瞒心昧己,一个个献勤卖力,存孝,这两个巧舌头奸狡赖功贼!(下)
(刘夫人云)康君立、李存信,你阿妈醉了也,我且扶着回后堂中去也。(下)(周德威云)想着存孝破了黄巢,复夺取大唐天下,他的好地面与了这两个,可将邢州与了存孝。元帅今日醉了也,待明日酒醒,我自有话说。还着存孝两口儿潞州上党郡去,方称我之愿也!元帅殢酒负存孝,明石须论是与非。(下)(李存信云)康君立,如何?我说咱必然得潞州,今日果应其心。若是到潞州的丰富地面,不强似去邢州与朱温家每日交战?(康君立云)兄弟,想存孝这一去,必然有些见怪。等俺到的潞州,别寻取存孝一桩事,调唆阿妈杀坏了存孝,方称我平生之愿。则今日收拾行装,先往邢州,诈传着阿妈言语:着义儿家将各自认姓。他若认了本姓,咱搬唆阿妈杀了存孝,方称我平生之愿也。阿妈好吃酒,醉了似烧蒜。害杀安敬思,称俺平生愿。(同下)
第二折
(李存孝领番卒子上,云)铁铠辉光紧束身,虎皮妆就锦袍新。临军决胜声名大,永镇邢州保万民。某乃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官封为前部先锋、破黄巢都总管、金吾上将军。自到邢州为理,操练军卒有法,抚安百姓无私;杀王彦章,不敢正眼视之;镇朱全忠,不敢侵扰其境。今日无甚事,在此州衙闲坐,看有甚么人来。(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自离上党郡,不觉到邢州。自家李存信,这个是康君立。可早来到也。这个衙门就是邢州。小校报复去,道有李存信、康君立在于门首。(卒子云)理会的。(做报科,云)报的将军得知:有李存信、康君立来了也。(李存孝云)两个哥哥来了,必有阿妈的将令。道有请。(卒子云)理会的。有请!(做见科)(康君立云)李存孝,阿妈将令:为你多有功劳,怕失迷了你本姓,着你出姓,还叫做安敬思。你惹不依着阿妈言语,要杀坏了你哩!你快着的改姓,我就要回阿妈的话去也。(李存孝云)怎生着我改了名姓?阿妈将令,不敢有违。小校,安排酒肴,二位哥哥吃了筵席去。(康君立云)不必吃筵席,俺回阿妈话去也。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耍了头也是干净。(同下)(李存孝云)阿妈,你孩儿多亏了阿妈抬举成人,封妻荫子;今日怎生着我改了姓?阿妈,我也曾苦征恶战,眠霜卧雪,多有功勋;今日不用着我了也!逐朝每日醉醺醺,信着谗言坏好人。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下)(李克用同刘夫人上)(李克用云)喜遇太平无事日,正好开筵列绮罗。某乃李克用是也。奉圣人的命,着俺义儿家将各处镇守。四海安宁,八方无事,正好饮酒作乐。看有甚么人来。(李存信同康君立上,云)阿妈,祸事也!(李克用云)你为甚么大惊小怪的也?(康君立云)有李存孝到邢州,他怨恨父亲不与他潞州,他改了姓--安敬思。他领着飞虎军要杀阿妈哩!怎生是好?(李存信云)杀了阿妈不打紧,我两个怎生是好?我那阿妈也!(李克用云)颇奈存孝无礼,你改了姓便罢,怎生领飞虎军来杀我?更待干休!罢,则今日就点番兵,擒拿牧羊子走一遭去。(刘夫人云)住者!元帅,你怎么不寻思?李存孝孩儿他不是这等人。元帅,你且放心,我自往邢州去,若是存孝不曾改了姓呵,我自有个主意;他若改了姓呵,发兵擒拿,未为晚矣。也不用刀斧手扬威耀武,鸦脚枪齐摆军校。用机谋说转心回,两只手交付与一个存孝。(下)(李克用云)康君立、李存信,你阿者去了也;倘若存孝变了心肠,某亲拿这牧羊子走一遭去。说与俺能争
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的家将:一个个顶盔擐甲,一个个押箭弯弓,齐臻臻摆列剑戟,密匝匝搠立枪刀;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左哨三千番兵能征惯战,右哨三千番兵猛烈雄骁,合后三千番兵推粮运草;更有俺五百义儿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坐下马似北海的毒蛟,鞍上将如南山的猛虎。某驱兵领将到邢州,亲捉忘恩牧羊子。家将英雄武艺全,番官猛烈敢当先。拿住存孝亲杀坏,血溅东南半壁天!(同下)(李存孝同正旦、卒子上)(李存孝云)欢喜未尽,烦恼到来。夫人不知,如今阿妈的言语,着康君立、李存信传说,但是五百义儿家将,着更改姓,休教我姓李,我不免改了安敬思。我想来阿妈信着这两个的言语呵,怎了也?(正旦云)将军,你休要信这两个的贼说!则怕你中他的计策,你也要寻思咱。(李存孝云)他两个亲来传说,教我改姓,非是我敢要改姓也。(正旦云)既然父亲教你改姓,则要你治国以忠,教民以义。(唱)
【南吕】【一枝花】常言道"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顺",他那里"家贫显孝子",俺可便各自立功勋。无正事尊亲,着俺把各自姓排头儿问,则俺这叫爹娘的无气忿。今日个嫌俺辱没你家门,当初你将俺真心厮认。
(李存孝云)夫人,想当日破黄巢时,招安我做义儿家将;那其间不用我,可不好来!(正旦唱)
【梁州】又不曾相趁着狂朋怪友,又不曾关节做九眷十亲。俺破黄巢血战到三千阵,经了些十生九死,万苦千辛。俺出身入仕,荫子封妻,大人家踏地知根,前后军捺裤摩裩。俺、俺、俺,投至得画堂中列鼎重裀,是、是、是,投至向衙院里束杖理民,呀、呀、呀,俺可经了些个杀场上恶哏哏捉将擒人。畅好是不依本分!俺这里忠言不信,他则把谗言信;俺割股的倒做了生分,杀爹娘的无徒说他孝顺:不辨清浑!
(李存孝云)夫人,我在此闷坐。小校觑者,看有甚么人来。(孛老儿同小末尼上)(孛老儿云)老汉李大户。当日个我无儿,认义了这个小的做儿来;如今治下田产物业、庄宅农具,我如今有了亲儿了也,我不要你做儿,你出去!(小末尼云)父亲,当日你无儿,我与你做儿来;你如今有了田产物业、庄宅农具,你就不要我了!明有清官在,我和你去告来。可早来到衙门首也。冤屈也!(李存孝云)是甚么人在这门前大惊小怪的?小校,与我拿将过来者!(卒子做拿过科,云)理会的。已拿当面。(孛老儿同小末尼跪科)(李存孝云)兀的小人,你告甚么?(小末尼云)大人可怜见!当日我父亲无儿,要小人与他做儿;他如今有了田产物业、庄宅农具,他如今有了亲儿,不要我做儿子了,就要赶我出去,小人特来告。大人可怜见,与我做主也!(李存孝云)这小的和我则一般:当日用着他时便做儿,今日有了儿就不要他做儿。小校,将那老子与我打着者!(正旦云)你且休打,住者!(唱)
【牧羊关】听说罢心怀着闷,他可便无事哏,更打着这入衙来不问讳的乔民。则他这爷共儿常是相争,更和这子父每常时厮论。(李存孝云)小校,与我打着者!(正旦唱)词未尽将他来骂,口未落便拳敦,畅好背晦也萧丞相。(正旦云)赤瓦不刺嗨!(唱)你畅好是莽撞也祗候人。
(李存孝云)小校,与我打将出去!(卒子云)理会的。出去!(孛老儿云)我干着他打了我一顿,别处告诉去来。(同下)(刘夫人上,云)老身沙陀李克用之妻刘夫人是也。因为李存孝改了姓名,不数日到这邢州;问人来,果然改了姓,是安敬思。这里是李存孝宅中。左右报复去,道有阿者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报的将军得知:有阿者来了也。(正旦云)你接阿者去,我换衣服去也。(做换服科)(刘夫人做见科)(李存孝云)早知阿者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做拜科)(刘夫人怒科,云)李存孝,阿妈怎生亏负你来?你就改了姓名,你好生无礼也!(李存孝云)阿者且息怒。小校,安排酒果来者!(卒子云)理会的。(李存孝递酒科,云)阿者满饮一杯!(刘夫人云)孩儿,我不用酒。(正旦云)我且不过去,我这里望咱。阿者有些烦恼,可是为何也?(唱)
【红芍药】见阿者一头下马入宅门,慢慢的行过阶痕;见存孝擎壶把盏两三巡,他可也并不曾沾唇。我则见他迎头里嗔忿忿,全不肯息怒停嗔。我这里旁边侧立索殷勤,怎敢道怠慢因循!
【菩萨梁州】我这里便施礼数罢平身,抄着手儿前进。您这歹孩儿动问,阿者,你便远路风尘!(刘夫人云)休怪波,安敬思夫人!(正旦唱)听言罢着我去了三魂,可知道阿者便怀愁忿。这公事何须的问,何消的再写本!"到岸方知水隔村",细说原因。(刘夫人云)孩儿,俺两口儿怎生亏负着你来?你改了名姓!若不是康君立、李存信说呵,你阿妈不得知。如今你阿妈便要领大小番兵来擒拿你。我实不信,亲自到来,你果然改了姓名!俺怎生亏负你来也?(正旦云)存孝,你不说待怎么?(李存孝云)阿者,是康君立、李存信的言语,着俺五百义儿家将都改了姓,着您孩儿姓安。想您孩儿多亏着阿妈、阿者抬举的成人,封妻荫子,偌大的官职,怎敢忘了阿者、阿妈的思义!(做哭科,云)不由人嚎咷痛哭,提起来刀搅肺腑。抬举的立身扬名,阿者,怎忘你养身父母!(刘夫人云)我道孩儿无这等勾当,你阿妈好生的怪着的你!(正旦唱)
【骂玉郎】当初你腰间挂了先锋印,俺可也须当索受辛勤。他将那英雄慷慨施逞尽,他则是开绣旗,聚战马,冲军阵。
【感皇恩】阿者,他与你建立功勋,扶立乾坤;他与你破了黄巢,敌了归霸,败了朱温。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到如今无了征战,绝了士马,罢了边尘。
【采茶歌】你怎生便将人不瞅问?怎生来太平不用俺旧将军?半纸功名百战身,转头高冢卧麒麟。(刘夫人云)媳妇儿,你在家中;我和孩儿两个见你阿妈,白那两个丑生的谎去来!(正旦云)阿者休着存孝去;到那里有康君立、李存信,枉送了存孝的性命也!(刘夫人云)孩儿,你放心!这句话到头来要个归着,要个下落处。孩儿,你在家中,我领存孝去,则有个主意也。(李存孝云)我这一去别辩个虚实,邓夫人放心也!(正旦唱)
【尾声】到那里着俺这刘夫人扑散了心头闷;不恁的呵!着俺这李父亲怎消磨了腹内嗔!别辩个假共真,全凭着这福神,并除了那祸根。你把那康君立、李存信,用着你那打大虫的拳头着一顿!想着那厮坑人来陷人,直打的那厮心肯意肯,可与你那争潞州冤仇证了本。(下)
(刘夫人云)孩儿收拾行装,你跟着我见你父亲去来。万丈水深须见底,止有人心难忖量。(同下)(李克用同李存信、康君立上)(李克用云)李存信、康君立,自从你阿者去之后,不知虚实,将酒来我吃。则怕存孝无有此事么?(李存信云)阿妈,他改了姓也,我怎敢说谎?(康君立云)我两个若是说谎了呵,大风里敢吹了我帽儿!(李克用云)此是实。将酒来,与我吃几杯。(康君立云)正好饮几杯。(刘夫人同李存孝上)(刘夫人云)孩儿来到也。小校报复去,道有阿者来了也。(李克用云)阿者来了,请过来饮几杯。(卒子云)理会的。有请!(李存孝云)阿者先过去,替你孩儿说一声咱。(刘夫人云)孩儿,你放心,我知道。(刘夫人见科,云)李克用,你又醉了也!不是我去呵,险些儿送了孩儿也!(李存信报科,云)阿者,亚子哥哥打围去,围场中落马也!(刘夫人慌科,云)似这般如之奈何?我索看我孩儿去。(存孝扯科,云)阿者,替您孩儿说一说!(刘夫人云)亚子孩儿打围去,在围场中落马,我去看了孩儿便来也。(李存孝云)阿者去了,阿妈带酒也,信着这两个的言语,送了您孩儿的性命也!(刘夫人云)存孝无分晓:亲儿落马撞杀了,亲娘如何不疼?可不道"肠里出来肠里热"?我也顾不得的,我看孩儿去也。(打推科,下)(李存孝哭科,云)阿者,亚子落马痛关情,子母牵肠割肚疼。忽然二事在心上,义儿亲子假和真。亚子终是亲骨肉,我是四海与他人。"肠里出来肠里热",阿者,亲的原来则是亲!(李存信把盏科,云)阿妈满饮一杯。(李克用醉科,云)我醉了也。(康君立云)阿妈,有存孝在于门首,他背义忘恩。(李克用云)我五裂蔑迭!(下)(李存信云)哥哥,阿妈道:五裂蔑迭,醉了也,怎生是了?阿妈明日酒醒呵,则说道:"你着我五裂了来。"(康君立云)兄弟说的是。若不杀了存孝,明日阿妈酒醒,阿者说了,咱两个也是个死。小校与我拿将存孝来者!(李存孝云)康君立、李存信,将俺那里去?(李存信云)阿妈的言语:为你背义忘恩,五车裂了你哩!(李存孝云)阿妈,你好哏也!我有甚么罪过?将我五裂了!我死不争,邓夫人在家中岂知我死也?两个兄弟来,安休休、薛阿滩,将我虎皮袍、虎磕脑、铁燕挝与邓夫人,就是见我一般也。(李存孝哭科,云)邓夫人也,今朝我命一身亡,眼见的去赴云阳。娇妻暗想身无主,夫妇恩情也断肠!我死后淡烟衰草相为伴,枯木荒坟作故乡。夫妻再要重相见,夫人也,除是南柯梦一场!(李存信云)兀那厮,你听者:用机谋仔?
第三折
(刘夫人上、云)描鸾刺绣不曾习,劣马弯弓敢战敌。围场队里能射虎,临军对阵兵机识。老身刘夫人是也。昨日引将存孝孩儿来阿妈行欲待说也,不想亚子在围场中落马,我亲到围场中看孩儿,原来不曾落马,都是李存信、康君立的智量。未知存孝孩儿怎生,使一个小番探听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旦扮莽古歹上,云)自家莽古歹便是。奉阿者的言语,着吾打探存孝去;不想阿妈醉了,信着康君立、李存信的言语,将存孝五裂了。不敢久停久住,回阿者的话走一遭去也。(唱)
【中吕】【粉蝶儿】颇奈这两个奸邪,看承做当职忠烈,想俺那无正事好酒的爹爹!他两个似虺蛇,如蝮蝎,心肠乖劣。我呸呸的走似风车,不付能盼到宅舍。
【醉春风】一托气走将来,两只脚不暂歇;从头-一对阿者,我这里便说、说。是做的泼水难收,至死也无对,今日个一桩也不借。
(刘夫人云)阿的好小番也!暖帽貂裘最堪宜,小番平步走如飞。吾儿存孝分诉罢,尽在来人是与非。你见了存孝,他阿妈醉了,康君立、李存信说甚么来?喘息定,慢慢的说一遍。(正旦唱)
【上小楼】则俺那阿妈醉也,心中乖劣;他两个巧语花言,鼓脑争头,损坏英杰。他两个厮间别,犯口舌,不教分说;他两个旁边相倚强作孽。(刘夫人云)小番,他阿妈说甚么来?存孝说甚么来?李阿妈醺醺酒殢,李存孝忠心仁义。子父每两意相投,犯唇舌存信、君立。他阿妈与存孝谁的是,谁的不是,再说一遍咱。(正旦唱)
【上小楼】做儿的会做儿,做爷的会做爷,子父每无一个差迟,生各札的义断恩绝!阿妈那里紧当者,紧拦者,不着疼热。他道是:"你这姓安的怎做李家枝叶!"
(刘夫人云)小番,阿妈那里有两逆贼么?(莽古歹云)是那两个?(刘夫人云)一个是康君立,双尾蝎侵入骨髓;一个是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他则要损忠良英雄虎将,他全无那安邦计赤心报国。那两个怎生支吾来?(莽古歹云)阿者,听你孩儿从头至尾说与阿者,则是休烦恼也!(唱)
【十二月】则您那康君立哏绝,则您那李存信似蝎蜇;可端的凭着他劣缺,端的是今古皆绝。枉了他那眠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刘夫人云)俺想存孝孩儿,华严川舍命,大破黄巢定边疆;他是那擎天白玉柱,端的是驾海紫金梁。他两个无徒,怎生害存孝来?(正旦唱)
【尧民歌】他把一条紫金梁生砍做两三截,阿者休波,是他便那里每分说!想着十八骑长安城内逞豪杰,今日个则落的足律律的旋风踅,我可便伤也波嗟。将存孝见时节,阿者,则除是水底下捞明月!(刘夫人云)小番,你要说来又不说,可是为甚么来?(莽古歹云)李存信、康君立的言语,将存孝五车裂死了也!(刘夫人云)苦死的儿也!(莽古歹云)他临死时,将存孝棍棒临身,毁骂了千言万语,眼见的命掩黄泉。(刘夫人云)存孝儿衔冤负屈,孩儿怎生死了来?(正旦唱)
【耍孩儿】则听的喝一声马下如雷烈,恰便似鹘打寒鸠哏绝。那两个快走向前来,那存孝待分说怎的分说?一个指着嘴缝连骂到有三十句,一个扶着软肋里扑扑扑的撞到五六靴。委实的难割舍,将存孝五车裂坏,霎时间七段八节。
(刘夫人云)想必那厮取存孝有罪招状,责日词无冤文书,知赚的推在法场,暗送了七尺身躯。(正旦唱)
【三煞】又不曾取罪名,又不曾点纸节;可是他前推后拥强牵拽。军兵铁桶周围闹,棍棒麻林前后遮,扑碌碌推到法场也。称了那两个贼汉的心愿,屈杀了一个英杰!
(刘夫人云)想当日俺那存孝孩儿多有功劳:活挟了孟截海,杀了邓天王,枪搠杀张归霸,十八骑入长安,挝打杀耿彪,火烧了永丰仓,有九牛之力,打虎之威。怎生死了我那孩儿来!(莽古歹云)存孝道:(唱)
【二煞】我也曾把一个邓天王来旗下斩,我也曾把孟截海马上挟,我也曾将大虫打的流鲜血,我也曾双挝打杀千员将。今日九牛力,挡不的五辆车五下里把身躯拽。将军死的苦痛,见了的那一个不伤嗟!(刘夫人云)五辆车,五五二十五头牛,一齐的拽,存孝怎生者?(正旦唱)
【尾声】打的那头口门惊惊跳跳;叫道是"打打俫俫"。则见那忽剌鞭飕飕的摔动一齐拽,将您那打虎的将军命送了也!(下)
(刘夫人云)李克用,你信着这两个贼子的言语,将俺存孝孩儿屈死了。李克用,你好哏也!五辆车五下齐拽,铁石人嚎咷痛哭。将身躯骨肉分开,血染赤黄沙地土。再不能子母团圆,越思量越添凄楚。刘夫人苦痛哀哉,李存孝身归地府。(做哭科,云)哎哟,存孝孩儿也,则被你痛杀我也!(下)
第四折
(李克用、李存信、康君立领番卒子上)(李克用云)塞上羌管韵,北风战马嘶。缕金画面鼓,云月皂雕旗。某乃李克用是也。昨朝与众番官饮酒,我十分带酒,说道存孝孩儿来了也。小番,与我唤存孝孩儿来者!(李存信云)如之奈何?(刘夫人上,云)李克用,你做的好勾当!信着两个丑生,每日饮酒,怎生将存孝孩儿五裂了?我亲到的邢州,并不曾改了名姓;都是康君立、李存信这两个贼丑生的见识,着他改做安敬思。昨日我领着存孝孩儿来见你,你怎生教那两个贼子五车裂了存孝?媳妇儿将着骨殖,背将邓家庄去了。孩儿也,兀的不痛杀我也!(李克用云)夫人,你不说我怎生知道!都是这两个送了我那孩儿也!我说道:"五裂蔑迭,我醉了也。"他怎生将孩儿五裂了!把这两个无徒拿到邓家庄上杀坏了,剖腹剜心,与俺孩儿报了冤仇也!便安排灵位祭物,便差人赶回媳妇儿来者。(做哭科,云)哎哟!存孝儿也!我听言说罢泪千行,过如刀搅我心肠。义儿家将都悲戚,只因带酒损忠良。颇奈存信康君立,五裂存孝一身亡。大小儿郎都挂孝,家将番官痛悲伤。哎!你个有仁有义忠孝子,休怨我无恩无义的老爹娘!(同下)(正旦拿引魂幡哭上,云)闪杀我也,存孝也!痛杀我也,存孝也!(唱)
【双调】【新水令】我将这引魂幡招飐到两三遭,存孝也,则你这一灵儿休忘了阳关大道。我扑籁籁泪似倾,急穰穰意如烧;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水仙子】我将这引魂幡执定在手中摇,我将这骨殖匣轻轻的自背着。则你这悠悠的魂魄儿无消耗,(带云)你这里不是飞虎峪那,(唱)你可休冥冥杳杳差去了!忍不住、忍不住痛哭嚎咷,一会儿赤留乞良气,一会儿家迷留没乱倒。天那,痛煞煞的心痒难挠!
(刘夫人上,云)兀的不是媳妇儿邓夫人!我试叫他一声咱:媳妇儿,邓夫人,你住者!(正旦唱)
【庆东原】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是谁人吖吖的脑背后高声叫?(刘夫人云)邓夫人,是我也。(做见哭科,云)痛杀我也,存孝孩儿也!(正旦唱)阿者,你把我这存孝来送也!(刘夫人云)我说甚么来?(正旦唱)你可知道"不着落保,到头来须有个归着"。(刘夫人云)媳妇儿也,你不曾忘了一句儿也。(正旦唱)这烦恼我心知,待对着阿谁道?(刘夫人云)孩儿,你且放下骨殖匣儿,你阿妈将二贼子拿将来与存孝孩儿报仇雪恨也。(李克用同周德威领番卒子拿李存信、康君立上)(李克用云)媳妇儿也,你亦辞我一辞去,怕做甚么?将那祭祀的物件来,将虎磕脑、螭虎带、铁飞挝供养在存孝灵前,将康君立、李存信绳缠索绑祭祀了,慢慢的杀坏了这两个贼子。周将军与我读祭文咱。(周德威读祭文科)维大口口九月上旬日,忻、代、石、岚、雁门关都招讨使,破黄巢兵马大元帅李克用等,致祭于故男飞虎将军李存孝之灵曰:惟灵生居朔漠,长在飞虎,累遇敌战,猿臂善射。两张弓,两袋箭,左右能射之;手舞铁挝,斩将不及三合。曾打虎在山峪之中,破贼兵禁城之内、挝打死耿彪,立诛三将,杀坏五虎。击破一字长蛇阵,杀败葛从周。渭南三战,十八骑误入长安。箭射黄巨夭,恶战傅存审,力伏李罕之,活挟邓天王,病战高思继,生擒孟截海,大败王彦章。救黎民复入长安城,享太平再临京兆府。祭奠英灵,亲藩悔罪。今克用因殢酒听信狂言,故损坏义男家将。今将贼子尽该诛戮,与公雪冤。众将缟素,俺哭的那无情草木改色,青山天地无颜。将军阳世不将金印挂,阴司却掌鬼兵权。众将番官痛嚎咷,壁上飞挝血未消,阶下枉拴龙驹马,帐前空挂虎皮袍。英雄存孝今朝丧,多曾出力建功劳。赤心报国安天下,万古清风把姓标。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正旦唱)
【川拨棹】则听的父亲道,将孩儿屈送了。家将每痛哭嚎咷,想着盖世功劳,万载名标。都与他持服挂孝,众儿郎膝跪着。
【七兄弟】你兀的据着,枉了见功劳。沉默默两柄燕挝落,骨剌剌杂彩绣旗摇,扑冬冬画鼓征鼙操。
【梅花酒】你戴一顶虎磕脑,马跨着黄骠,箭插着钢凿,弓控着花梢。经了些地寒毡帐冷,杀气阵云高。我这里猛觑了,则被你痛杀我也李存孝!
【收江南】呀,可怎生帐前空挂着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枉了你横枪纵马过溪桥!兀的是下梢,枉了你一十八骑破黄巢!
(李克用云)小番,将李存信、康君立拿在灵前,与我杀坏了者!(番卒子做拿二净科,云)理会的。(李存信云)阿妈,怎生可怜见。饶了我两个罢!(康君立云)阿妈,若是饶我这一遭,下次再不敢了也!(正旦唱)
【沽美酒】康君立你自道,李存信祸来到。把存孝赚入法场屈送了,摔碎了我浑家大小,任究竟罪难逃。
【太平令】也是你争弱,拿住你该剐该敲!聚集的人员好闹,准备车马绳索,把这厮绑了,五车裂了,可与俺李存孝一还一报!
(李克用云)小番,将,贼子五裂了者!(番卒子做杀李存信、康君立科,云)理会的。(李存信云)我死也。(下)(李克用云)既然将二贼子五裂了,与我存孝孩儿报了冤仇,将孩儿墓顶上封官,邓夫人与你一座好城池养老。你听者:李存信妒能害贤,飞虎将负屈衔冤。邓夫人哀哉苦恸,为夫主遇难遭愆。康君立存信贼子,五车裂死在街前。设一个黄箓大醮,超度俺存孝生天。